Showing posts with label 喃喃. Show all posts
Showing posts with label 喃喃. Show all posts

Saturday, 19 June 2010

Lactofree

              original

    以前在超市看到哪些為了各種過敏體質特別設計的食物,像是gluten-free, nut-free, lactose-free等產品,都覺得這些人實在太慘了,吃個東西也得再三確認食品包裝,也懷疑真的有這麼大的過敏體質市場嗎?

    結果我才發現我有乳糖不耐症(Lactose Intolerance)。這症狀很顯然是近幾年才發展出來的,因為小時候喝牛奶一點問題也沒有,長大後也很常常買牛奶來喝。可是大約從2007年開始,我每喝牛奶必定脹氣,有時伴隨放屁,但是最痛苦的莫過於整晚脹氣睡不著覺了。從那個時候起,我就對喝牛奶開始產生了複雜的情緒,往往很想喝,卻又擔心不堪的後果。我的乳糖不耐症甚至到了多喝幾杯奶茶就發作的程度。

    今年初,在超市發現一個牌子,叫做Lactofree. 在英國超市中整整一大片的牛奶區裡,它往往就只佔著那卑微的兩行(全脂、半脫脂),但卻將我再一次地帶回那喝牛奶的天堂。當我第一次買到Lactofree的時候,有一種「天啊,原來我也成了那種飲食麻煩的人」之感嘆。就這樣,Lactofree成了我的救贖,現在我可以盡情喝奶茶、盡情喝牛奶、吃麥片,它喝起來就像一般的牛奶,而且包裝上還有一頭牛,真是可愛到不行!

    不過,雖然買到了沒有乳糖的牛奶,還是無法避免地會吃到許多含乳糖的食物。每周三是我們房子裡的lasagna night, lasagna裡的béchamel sauce就是用牛奶、奶油跟麵粉等做出來的。而在這樣歡樂的場合裡,我當然一定得捧場室友做的lasagna,但是往往吃完以後,就得面對整晚腸胃不適的惡果。前幾天在網路上做了些功課,發現竟然有種健康食品/藥品可以提供我身體裡缺乏的乳酸酶,今天馬上跑到健康食品店買到了這神奇的東西,叫做Lactase Enzyme. 恰逢lasagna night, 吞了三顆藥丸,吃下lasagna, 至今腸胃安然無恙!真是乳糖不耐症患者的恩物!

    其實西歐人比較少有乳糖不耐症,但是其市場也大到可以有公司特別製造無乳糖產品。那麼普遍有乳糖不耐症的東方人呢?是否就只能放棄牛奶呢?對於有Lactofree這樣的公司,專門為我們這種乳糖不耐症的患者製造適合我們的乳製品,感到十分溫馨。特此撰文感謝。

Tuesday, 6 April 2010

Top Gear and Malaysian Cars

    Top Gear是英國一個非常受歡迎的汽車節目,因為我以前的室友老是在看這節目,我才逐漸開始看這個節目然後喜歡上它(節目,不是室友)。基本上就是三個對汽車有狂熱的男人用各種方法玩車,再加上幽默對話跟惡搞風格,常常讓我笑到前仰後合。這個節目完全不甩什麼環保意識,強烈反對油電混合車、更不用說電動車了。最享受的就是駕駛Lamborghini, Aston Martin, Ferrari, Maserati這一類的車,以追求速度與馬力為第一宗旨。

    不過雖然節目裡常有機會駕駛到千萬名車,有時候也是會介紹一些不是那麼昂貴的車子,像是有一集,製作人就丟給他們三輛很便宜的車,要他們選出比較好的一輛,這就揭開了Top Gear酸馬來西亞車的序幕。選出來的三輛便宜車,有兩輛是馬來西亞車,分別是Perodua Myvi (這個現在到處都有人駕)跟Proton Satria Neo(沒看過)。結果馬來西亞車從頭被嫌到尾,整輛車都是超廉價材質,全是塑膠製品,連輪胎圈都是塑膠做成鋁合金的樣子,遮陽板翻下來之後就看不到路(不過可能是因為該主持人Jeremy很高的原因)。他們還把車開到倫敦的商業中心Canary Wharf去,讓那些西裝筆挺的金融業者試開這些爛車,讓他們知道都是他們的錯,讓經濟不好,所以大家買不起好車,哈哈。最後因為車太爛,他們還抓狂把車噴漆,開到國會大廈附近用擴音器大喊: ‘V8 ! not G8! ’  ‘acceleration! not nationalisation! ’ 結果被警察關切,他們有時候還真的是玩笑開很大,英國媒體真的很猛。

    這還不夠,有一集他們講到一則新聞: 有個孕婦在趕往醫院生產途中就在車上生了,剛好那是一輛KIA (韓國車),所以該夫婦就把小孩取名KIA,然後KIA車商竟然因此送了他們一輛KIA的車,此事因此上了報紙。主持人Jeremy說: ‘If you are on your way to hospital, in labour, and in a KIA, For GOD sake, GET OUT. ’ 另個主持人Richard還說: ‘could have been worse, could have been, Proton. ’ 節目裡面講話都很毒、很直接,爛車就說爛,醜車就嫌醜,不過重點不是他們主觀的價值判斷,畢竟人人意見不同,重點是看他們搞笑。對了,KIA在馬來西亞也很流行。

Friday, 29 January 2010

Ylang ylang

前幾天買的依蘭依蘭精油,味道有點詭異,感覺像是有臭油味的茉莉。我去google了一下,依蘭依蘭到底有什麼作用,結果發現這東西根本不適合我啊。

功效:高血壓(我沒有),陽痿早洩性冷感(我也都沒有),美白(英國根本沒有太陽),頭髮烏亮(長髮剛剛剪掉),油性皮膚&乾性皮膚(你這是通吃是吧?) ,再生除皺(我很多類似的產品了),催情(我剛失戀耶),平衡油脂(我需要的是去除油脂),乳房豐滿(我….應該不需要吧),減輕憂鬱不安(我最大的問題是神經太大條)。

伊蘭也是很好的助眠精油,特別建議用於夫妻臥房,可以保持您主臥房愉快、兩情相悅的氣氛,也能給您夜夜好眠。2-3滴用於負離子闊香器,或是直接滴在枕上。同樣的,2-3滴用來做鴛鴦浴,也是情侶或是夫妻維繫感情的無上享受。(這是刺激我就是了…我去哪裡找人跟我洗鴛鴦浴…)

(以上給已婚朋友做點參考,生了小孩要記得包個紅包給我)

伊蘭又稱「窮人茉莉」,以氣味類似茉莉得名。(原來這就是我覺得聞到茉莉的原因,但是還是茉莉的味道好。但是茉莉精油真的好貴…我前一罐用完就捨不得再買了。在檳城的時候,會去印度人的花店買新鮮茉莉,那才是香、才是天然啊!)

Sunday, 10 January 2010

我吃

又到了我吃宵夜的時間,這真是心酸的時刻。誰都知道吃宵夜不好,可是我時間到了就是餓啊。而且我覺得所有用腦力太多的活動都會很消耗熱量,所以每當我念書或是寫東西時,就特別容易餓。(誰來告訴我這是真的,而不是大腦發出的錯覺,不然我真的白白吃進太多消耗不完的熱量了。)

在女生中,我食量應該算很大吧。我記得以前大學時跟好友徐達偉出去吃飯,他每次都吃很少,大概只有我的一半,讓我非常非常地難堪加慚愧(男生請注意!你的食量也是影響女生對你感覺的因素)。不過隨著年紀增加,臉皮也越來越厚,也不在意被男生知道我食量很大了。有一回,有某個男生,完全忘了是誰了,在看著我吃完東西之後,由衷地告訴我:「妳知道嗎?從你吃下去的食物量來看,你的體型其實應該要比現在更大的。」我聽了之後很開心,還好我不是那種喝水也會胖的人,我會胖,是有跡可循的。

昨天我跟室友在廚房聊天,我順手做了兩個火腿蛋三明治,自己吃掉。吃完之後,覺得意猶未盡,便開始煮起海帶豆腐味噌湯。我室友問我:「妳是煮了要現在喝,還是要放冰箱?」我說,當然是現在喝啊,不然咧?她竟然說:「妳像小豬(piglet)一樣吃很多東西耶!」可是…兩個火腿蛋三明治也只是四塊土司、兩個蛋、四片若有似無的火腿耶。不過後來我又喝掉一個碗公的味噌湯就是了。

我也曾經嘗試要少吃一點,但是總是徒勞無功。記得以前住在台大宿舍的時候,半夜肚子餓只能去投泡麵機。每次我都想:「這次要吃少一點。」於是,我就會投「統一來一客」那種小杯麵。可是那種東西根本只能塞牙縫啊!!結果食慾大開卻沒有滿足的我,就只好下去,再投一碗「阿Q桶麵」。真可惡,取這種名字讓我罪惡感更重,可是我竟然就這樣又硬生生吃掉一「桶」麵,因為不可以浪費。想吃少一點的結果是,吃了兩碗泡麵,早知道一開始就買阿Q桶麵就好啦。

最近買了一瓶很讚的沐浴乳,是blackcurrant & cranberry口味的,看起來、聞起來就像是smoothie一樣,甜甜的、很怡人。沐浴乳裡面有一顆一顆紅紅的小顆粒,看了包裝才發現是真的cranberry種籽!所以我就很想吃吃看。在我洗乾淨吃了之後,證實果然是種籽耶!還有水果的原味!我很開心地跟我室友分享這個新發現,結果她說:「天啊!妳什麼不能吃?!以前看沐浴乳包裝上寫 ”Do NOT drink me”都以為是多此一舉,沒想到真的有妳這種會吃沐浴乳的人!」

Tuesday, 15 December 2009

男生的浴室

兩年前我還住在SOAS宿舍的時候,有次我的浴室水管又堵住了,只好跟我的美國室友借浴室。我帶著我的瓶瓶罐罐到了他的房間,他說:「歐,你不用自己帶,你可以用我的啊!」我跟他道了謝,跟他說我還是習慣用自己的東西。結果洗澡的時候,發現這傢伙根本只有一罐洗髮精,哪有什麼其他東西讓我用?我洗完澡後問他怎麼只有一罐洗髮精,他竟然反問我:「不然還要什麼?」我說:「你只有一罐洗髮精,那是洗頭髮的耶!你不用洗身體、洗臉的嗎?」結果他竟然說:「可是我全身都是毛….用洗髮精應該很合理啊?」看著他的大鬍子…..好吧,shampoo is for your hair, no matter where they are.

現在我搬出來外面住,跟一個蘇格蘭男生共用一間浴室。我的架子上還是擺了那些瓶瓶罐罐,而他只有一罐沐浴乳。乍看之下很誇張,這傢伙難道不用洗頭?再想想,其實只用沐浴乳也很合理…因為他是光頭。不過,觀察他對沐浴乳的選擇倒也是蠻有趣的一件事。他只買一種牌子的沐浴乳,Lynx,黑色瓶身還有類似輪胎印的外型,反正就是很粗獷那種。一開始我沒注意他的喜好,是在他買了第二罐同樣牌子、不同口味的沐浴乳時才發現,他就喜歡很野性的味道,因為第二罐沐浴乳是Africa口味。誰能告訴我Africa是什麼味道?獅子大便嗎?今天,發現他第二罐還沒用完,又買了一罐新的。這次是Lynx新上市的產品,看來他挺迫不及待的就敗下去了。什麼口味讓他無法克制自己,一定要把它買回家呢?瓶子上面寫著:‘Instinct- with the scent of rare leathers.’…男生為什麼會想要自己聞起來像是稀有的皮革呢?像是那種買了新的皮包,會把頭埋進去,深深吸一口新皮革香味的感覺嗎?我會希望自己聞起來像花、像水果,我知道男生跟女生不一樣,可是我不想男生聞起來像皮革啊(還是稀有的皮革,是鱷魚嗎?)。

然後我讀了他沐浴乳後面的產品介紹,發現這東西真是百分之百為男生所創造的,完全不像女用產品那麼囉嗦,幾句話交待完,簡單明瞭。我比較了他的沐浴乳和我的洗面乳,我的洗面乳牌子還叫Simple,結果拉拉雜雜地講了一大堆有的沒的,一點都沒有男用產品那麼Simple. 他的沐浴乳是這樣寫的:‘LYNX instinct, a truly masculine Shower Gel! Unleash your animal magnetism and evoke your primal instinct with the scent of rare leathers.’ 就這樣,沒了,字超大,紙很小。這才叫男人啊。不過他果然喜歡很野性的東西,說到底男生還是喜歡在非洲草原奔跑的原始動物啊。

Thursday, 1 January 2009

小報的極致

如何才能稱得上是一份小報?要像蘋果一樣,內容沒幾個字,圖片不但大大張還一定有栩栩如生的示意圖?還是要像Sun一樣,一翻開第三版一定是上空火辣女郎?或是像是錢櫃雜誌,從頭到尾只會無的放矢、看圖說故事?

前幾天,要強調一下,是十二月二十八日,我看到一份馬來西亞的「勁報」,這才了解什麼叫做小報的極致。頭版是倪震與周慧敏分分合合以及疑似炒新聞的偷吃抓包事件,這件事在華人影視圈造成不小話題,拿來當作小報的頭版也是不為過的。再翻下去,第三版赫然是陳水扁在看守所的生活。要注意,當時是十二月二十八日,陳水扁遭到收押禁見是十一月四日的事情,並在十二月十八日被裁定無保釋放。而這份報紙竟然瘋狂lag了一個多月,現在還在報導陳水扁剛停止絕食後的飲食生活狀況,看來,會看這份報紙的人大概對於「新聞」的意義不怎麼在意。

接下來也沒什麼,不過就是小報一定要有的整大版的星座分析,我看的這一天講的是十二生肖誰會是好老公,最差的竟是屬雞的,難道這是告訴我別招惹同年男人?另外,男女性事肯定也是要佔一版的。最大的空間給了男人的早洩問題,接下來是性事信箱,當天是一位女性寫信來詢問何以與男友發生關係之後,經血的顏色變深且量變少。令我感到非常有趣的是,這位女性的道德感似乎非常重,連匿名寫信到報紙的信箱都要不停強調自己守身如玉,與男友交往三四年且已經有了結婚的打算,兩人才開始同居並發生關係。

當然,以上都沒什麼看頭,只不過是典型小報的行徑罷了。最夠力 (檳城人的口頭禪:「很夠力」) 的是,這是一份來自未來的報紙。前面說過了,當天是十二月二十八日星期日,這份報紙上的日期卻是十二月三十一日星期三。依此行徑看來,此報急於搶快,以致連日期都印得超前,可偏偏內容卻是一個多月前的舊聞,真是令人無法理解。我還是第一次看到這樣隨性的報紙,真的很夠力!

Wednesday, 26 March 2008

狗與自治精神

英國的狗學習的基本技能不是後腳站立、接飛盤或跳火圈,而是自己溜自己。在街上,常可見到溜狗的繩子非常地短,如果主人握著狗繩的另一端,則他非得彎下腰不可,至今我只看過一位狗主人這樣溜狗,但是看他這麼辛苦的樣子,我懷疑他才是被溜的那一方。所以,這麼短的溜狗繩到底有什麼作用?答案是,讓狗自己溜自己。

因此,英國狗主人最常對狗兒說的話,不是’Sit down’,而是’Pick it up’。英國的狗最重要的技能是,咬住自己的溜狗繩。最常見的現象是,狗主人與狗在街上閒晃,狗兒咬著自己的繩子,主人樂得兩手輕鬆。我第一次看見這個現象是在公車上。在某一站上來了一條狗與其主人,那是一條牛頭梗,也就是賤狗,同樣有著一個黑眼圈的笨蛋狗樣子。不知道是受漫畫影響,或是狗的外貌關係,牛頭梗天生就是一副搞笑貌,於是我坐在位置上,看著那隻賤狗不停傻笑,狗主人似乎了解他的狗總是帶來歡笑的特性,因此也向我眨眨眼,兩人一狗沉浸在莫名的歡樂中。終於,狗兒與主人準備下車,一人一狗站在後門旁等待站到門開,狗兒等待門開的神情是那麼嚴肅又自然,我隱約看到一位西裝筆挺的上班族幻化其中,提著公事包,心裡想著:你他媽的門怎麼還不開,我上班要遲到了。不過此時,狗主人打斷我的狂想,開口對賤狗說:’Pick it up!’ 我這才發現,賤狗的狗繩拖在地上。我當時心想:「先生,別開玩笑了,不要說他是一條笨蛋狗,就算他是德國狼犬,也不見得了解你在說啥吧!」果然,賤狗就是賤狗,一副充耳不聞的樣子,維持著他準備下車的姿勢,更露出了些許神遊外太空、追蝴蝶、流口水的蠢樣子。主人重複了數遍:’Pick it up’,賤狗依舊沒有反應,我正忍不住要笑出來,笑這主人像喜劇演員一樣地要求動物達成不可能的任務。結果此時,賤狗竟然終於萬分不甘願地銜起他的狗繩,接著門開,這一人一狗一秒也沒耽擱地就這樣下了車,似乎這狗還算好門開的時間,不到站牌他死也不銜起狗繩咧。

經過這一次震撼教育(不知道是狗銜狗繩,還是賤狗太聰明讓我震驚),我開始注意特殊的英國狗教育,然後發現讓狗自己溜自己是普遍的現象。在那之後,我看過很多狗銜著自己的狗繩,而他們的反應則比賤狗快很多,通常不用主人說第三次,他們就會自動自發地撿起狗繩,跟著主人跑。不過狗兒就是狗兒,帶出來總是很興奮,所以三不五時就會過於興奮以致於忘了咬狗繩,這也就是狗主人要常常提醒狗兒:’Pick it up’的原因啦。

我原本想著,既然狗繩的設計這麼短,不是讓人握著的,狗兒又都十分聽話不亂跑,那麼何必要有狗繩的存在呢?我猜想,項圈與狗繩都是象徵性的約束力量,而藉由讓狗兒自己管理自己的行為,英國的狗與狗主人徹底實現了自由自治的精神。Viva Autonomy! Viva Liberty!

Tuesday, 22 May 2007

My first live sport game

It’s surprising that my first live sports game was not a football one, nor those I am not familiar with but are popular in Taiwan, such as baseball or basketball. It was an Ice Hockey game. Ice Hockey in subtropical Taiwan? Oh, that’s because people who came to Taiwan from north countries seem to be nostalgic and need something quite the same to feel like home. So, several amateur clubs that recruit these foreigners (of course there are some Asian faces in them, but they are of small amount) joined a league called “Chinese-Taipei Ice Hockey League” and was sectionalized into International Division. But if you ask me why there would be Ice Hockey League in Taiwan? Sorry, I really can’t figure it out!!

Therefore, I showed up at Taipei Arena Stadium, as far as I know, the only place where people go ice-skating. My friend got two final tickets from his English teacher, who is a Canadian, and he invited me. This is the first time I came to Taipei Arena, and also my first time to see such a high density of foreigners in Taipei (more than NTNU, where they learn Chinese, or Tienmu, where many of them live). So I bought hot dog (hotdog is a must-have in sports games!) and coke, found a seat right next to the players’ bench, then waited the game to start.


The two teams that earned playoff final tickets are the Tigers and the Bears. I know nothing about Hockey at all, however after observing I guess it is a bit like football, which also has a goal, a goalkeeper and the offside rule. Nevertheless, hockey is a violent version of football I think. Players who offend or start a fight with others would just be locked in the penalty box for a few minutes, but it could be a red card in football games! No wonder the game goes in a violent way and makes me so uneasy.

Overall, it was great to be in a live sports game, at least the atmosphere was novel to me. But there’s one thing nasty happened there. There’s one guy, who might be too drunk or kind of crazy, kept shout bad things to the players, and those words are so dirty that I can’t understand them all. He reminded me of the Yankees fan who always shout “yo~Johnny~” to Johnny Damon (for reference, search “Yo Johnny” on youtube), but the Yankees guy is much cuter then this psycho. He not only shouted bad words but also put his whole opened mouth next to the glass in front of us and started licking the glass! What a pervert?! That’s gross! And this is not the end of the whole scene. After the game was over, the Bears won the championship and was lining up for the ceremony, the crazy guy took off his trousers and underwear and started running in the ground. I was so glad at that moment, because it is too far to see clearly his hairy butt. You ask me why I know his butt is hairy?? Because ten minutes later when I was looking around the whole stadium, I saw him standing near my seat, still without trousers and was pulling apart the two sides of his butt. Don’t imagine that! or you’ll get sick like I did. >_<

This is my first live sports game, but it cast a shadow on my memory........I think I will never like Hockey in my life...

Friday, 6 April 2007

聽覺

頭痛欲裂。開始後悔打包行李時想著:「才回家三天,帶什麼藥。」結果現在我困在這裡,凌晨,求助無門。

兩點才到家,甚麼都沒說就想直奔房間好好睡上一覺。然而,不可免俗地,開瓦斯聲、沖馬桶聲、走路聲、碗盤聲、關門聲、時鐘答答地走著的聲音、電視上李濤的聲音(這傢伙怎麼還在?)、現在轉到了不知名的國片、門外家人高聲談論著某種食物的作法。

家,是熟悉而陌生的。我想它不曾改變,而我曾在這裡度過完整五年的歲月,接著我離家,過著無論是一個人、或是團體的生活。然後我變了,變得對聲音敏感,以致開始覺得家裡幾乎總是這麼嘈雜,總是有人在你睡著時醒著,像接力似地看著電視、走著路。而即使在我醒著時,也無法忍受種種噪音(現在轉到民視),現在我強烈懷疑,我的聽覺異常靈敏,為甚麼大家都在這裡怡然自得,只有我如同籠中來回徘徊的困獸?是不是因為如此,我才覺得新加坡的印度雞成天用印度舞曲轟炸我?嗅覺靈敏如葛奴乙,似乎並不是甚麼壞事,而聽覺靈敏如我,卻時時感覺各種聲音排山倒海而來,像是擠兌一樣地、擠得我措手不及!(現在又轉到了某鬼片,唉)

明天一早七點起床掃墓,祖先啊,請賜給我一雙遲鈍的耳朵吧。

Saturday, 2 December 2006

長大

我懷疑我失去了感動的能力,生活的現實逼得我一步步地退讓,直到曾經最引以為傲的那點天真,都彆扭得露出了慘白的面孔。

不知道有多久,看完電影不曾陷入深深的感動,姍姍說:「也許在我哽咽的時候,是我生命中最純粹的時刻。」那麼,我的生命恐怕已經混沌得一塌糊塗。這些年來,我也哭過,但是和以前不同的是,我可以一邊嚎啕大哭,一邊理性地思考。似乎已經沒有純粹的快樂與純粹的悲哀,什麼事情都是複雜的,都是一體好幾面的。

浩右入伍前我們見過一面,交談中,發現他的思慮是多麼單純、多麼直覺,相較之下,我的思考已經是扭曲了的,什麼都要考慮現實面的。姍姍說我談話成熟了,我卻覺得那是在俗事中打滾過後,為原始心靈蒙上的一層灰。雖然人總要長大,不能老用直覺行事,用直覺反應,但是長大的代價竟是麻木不仁、迂腐保守?有人說:「沒嚮往過共產主義的人,就像沒有年輕過一樣。」說的,就是年輕人那股為了理想而滿腔熱血的左派衝動,而現在的我,站在中點,拽著我的是保守的力量,在滅頂、完全成為無感的既得利益者之前,我還遙望著那曾經光明,如今卻不合時宜的青春歲月。

年輕的我,雖不曾為賦新詞強說愁,而是有著滿腔不吐不快的喜怒哀樂,而近來,卻果真欲說還休,坐在電腦前,腦中竟找不出太強烈的念頭。說愁,也不是那麼嚴重;說不愁,那心頭盤據著的,又是什麼?

Saturday, 13 May 2006

在今天33度的大熱天裡,我卻想起了那一年,倫敦的那一場初雪。似乎是與Elisabetta、姍姍、Hans才剛開完讀書會,站在Waterstone外面聊著天,突然降下了細如雨絲的冰,雖然不是雪,卻足夠讓我這個土包子又叫又跳地撲著那些冰絲線。聽說倫敦不怎麼下大雪,因此我對此已經甚感欣慰。

接著我獨自一人到圖書館裡唸書,念到一半卻感受到眾人的蠢動,Something is happening! 原本座無虛席的圖書館頓時少了一半的人。望向窗外,竟然早已是一片白,天空飄起了漫天大雪(後來聽說那只是普通規模的雪,但是對我來說已經不得了了),顧不得我的Sahlins還沒唸完,收了電腦書本就往外衝。我並不寂寞,路上多得是興奮迎接倫敦第一場雪的人們,這些歐洲人大多對雪司空見慣,卻仍然跟我一樣對著倫敦難得的大雪張開雙臂,讓白花花的雪片落在髮上、肩上,沒有人捨得撐傘擋住那柔軟的感覺。雪累積得很快,我才從圖書館出來沒多久,地上已經撲滿了白,每個人臉上都像是在互相訴說著:『嘿!你也跟我一樣高興嗎?』

雪花的感覺像是白白的灰,的確並非撒鹽空中可擬,而是柳絮隨風飄揚。讓頭上與大衣上都沾滿了雪花,此生第一次走在雪中,有一種滄桑的美感(儘管我心中滿滿的都是欣喜)。坐公車回家的路上,已經有人開始在路面鏟雪,公車緩緩地駛著,一路上,似乎每個人心中所想的,就是這場雪,無論它帶給人的是驚奇、喜悅或無奈,我們都身處於這場人人皆投入其中的盛會!

倫敦這場初雪過後,那一年再也沒有另一場雪。而我也在這場雪過後,到北義去渡假,那裡多得是雪,一座又一座白色的山頭綿延,我踩進深達大腿的雪中,看著一片銀白世界,然而,這一切,卻仍比不上那場倫敦的初雪所帶給我的無限感動啊。

Sunday, 15 January 2006

我想回家

從來沒有這麼想念英國。從英國回到台灣,也沒有像現在這樣這麼感傷。我懷念大笨鐘、國會大廈、泰晤士河和Covent Garden,甚至懷念英國的食物、英國的空氣。我懷念居住在歷史悠久的文化古國裡,而非現代化建築林立而無文化的彈丸之地。

面對各種莫名其妙的禁令,悶;印度室友成天喧鬧,悶;唯一能買食物的超市裡什麼也沒有,悶。我全身上下的毛孔都在吶喊:悶!情緒沒有出口,我感覺像是滿漲的汽球,將要爆裂,如果能爆裂也算是好事一樁,無奈的是,我選擇繼續忍耐。你們說得對:是我自己把自己推入現在的深淵的。我怨不了誰,我一步一步地逼自己往前、再往前,以為只要把自己逼到騎虎難下、箭在弦上不得不發,我就可以強迫自己去做「應該做的事」。

其實能說得出來的那些事情,想想也不是那麼討厭,糟的是,無以名狀的壓迫感,在每天早上一醒來,就四面八方地湧上來,把我淹沒。於是我嘆了口氣,掀開被子,無奈地開始渡過這新的一天。這個城市把我隔絕在外,我像包在保鮮膜一樣地看著這個世界,或是像被個泡泡包住,從宿舍飄到學校,再從學校飄回宿舍。

我想回家,也想念英國,不管是哪裡,都比這裡好。

Wednesday, 14 December 2005

Sleepless in Taipei

失眠夜,又是一個失眠夜。躺在床上腦子就是轉不停,亢奮過度。

煩惱,累積了一堆工作沒有做,因為我已經對逐字稿整稿打字極度排斥,而我卻還在熬著,熬著這最後一個月。工作時想著玩樂,玩樂時想著工作,睡覺時感覺良心不安,總是想著明天要振作。

愉悅,為了我那新入手的小白電腦,光是看著它活潑又有質感的介面,就夠令我陶然,再接著認識它簡單而符合邏輯的操作方式,它酷炫的功能,我深深地覺得Mac簡直是為了我這種愛新鮮愛有趣的人而量身打造的吧!

亢奮,為了我那未知的旅程。從來沒有像現在這樣嚮往學生生活,連回到台大,看到學生們趕著上課的情景,也能讓我羨慕不已。只剩下二十天的時間,我得把該賣的,該丟的,該運回家的,都細細分類,處理海運,處理租約與賬單。躺在床上,我想個不停,想著這個東西要怎麼處理?有沒有必要帶出國?該買甚麼東西?該辦甚麼文件?老實說,我其實滿喜歡這樣的差事,好好地作計畫,然後到另一個未知的地方,開始新的生活(探險)。出國唸書如此,自助旅行亦然,或許多年後,我可以加上一個『出田野』?

就這樣,大半夜的,我因為處理搬家的事情而失眠,爬起來打開我心愛的小白,卻又想起我痛恨的整稿工作,於是這成了一個愛恨交織的複雜失眠夜晚。我不愛一成不變的生活,偏偏一成不變,沒有刺激的生活帶給我比較好的睡眠啊。

Thursday, 27 October 2005

Software update news

一年多的中研院米蟲生活,在我的腦袋多灌了以下數項軟體:

一﹑人腦自動翻譯軟體—舉凡台語、英語、台灣國語、日式英語、廣東國語、廣式英語,或是不知道中國大陸哪一省的鄉音國語,甚至老年人沒有牙齒的喃喃自語,都在我的繁體中文轉換範圍內。近史所口述史小助理做一年,勝過走遍大江南北啊!

二﹑人體字跡辨識軟體—從一眼望去全是蝌蚪文,到如今只需偶爾使用老闆牌辨識器,沒想到所謂外交部機密檔案,竟然是由一群用毛筆或是鋼筆寫草書的官員寫成,除了因年代久遠而糊成一團的字需要由上下文猜測意思,還有古人使用的異體字大集合,除了讓我知道一個字可以有N百種寫法以外,也讓我知道有教育部異體字字典這種好物。

三﹑人體公文製造軟體—外交部的檔案打多了,講話也變的官腔官調,寫個信開頭要寫某某事情敬悉,提到對方要挪抬,提起自己可稱晚輩、後生、職、敝人,沒事要情感流露,說「余甚感欣慰」,把事情用第一、第二、第三,清楚交代完成後,便可請上司核奪示尊。

四﹑不搭調軍事資料庫—此項軟體與我的腦袋幾乎不相容,我只能把他壓縮起來丟在一邊。但是偶爾還是可以冒出類似「整備」、「運補」、「佈達」、「陽字艦」、「拖押」、「劍龍計畫」、「海鷹計畫」、「神鷹計畫」、「海欉飛彈」、「漢光演習」等等原本不可能從我口中冒出來的詞彙,還要被迫搞清楚海軍官校或是國防部的相關組織架構。還好這些都是隨插即用的資訊,並不會在我的腦袋裡佔去多少空間。不過軍中隱惡揚善的文化倒是值得保留備分,「演習圓滿完成」與「任務圓滿達成」等詞句必不可少。

五、廢話自動過濾軟體—身為小助理的無奈,莫過於受訪者已經如脫韁野馬般開始天馬行空,主訪者還聽得津津有味。例如從台灣高鐵講到台南眷村某某某是我老爹的下屬,曾經在大陳島OO又XX之類的遙想當年回憶錄,這時便可自動開啟廢話過濾器,腦袋停擺開始待機或喝水、畫圖,直到話題又回到「所以我們再講回來這個高鐵…」我這才神遊歸來,開始紀錄。

〈此五大軟體版權為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口述歷史組所有,如需使用,請親自到中研院近史所索取並接受安裝服務,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