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sday 10 July 2012


回到員林,造訪我的另一個家,我生長的家。奶媽已經在我國中的時候過世,但我一直與她的丈夫(伯伯)以及哥哥、姐姐、侄兒、姪女保持聯繫。當年跟著我到處亂跑的小毛頭們都長大了,伯伯與哥哥姐姐們卻不見年歲增長,依舊與我記憶中一樣。

吃完飯、回到家後,竟仍興奮得坐立難安,因為回到員林後還沒有機會和任何一個和我年紀相仿的人相處,這畢竟已經不是我熟悉的地方了。小朋友們才小我五六歲,年輕人七嘴八舌的青春能量在我死氣沈沈的生活裡注入一股久違的活力。三十年了,我出生不到滿月就到他們家,接受奶媽還有大我十幾歲的哥哥姐姐的愛,至今我內心深處還是渴望那樣的家庭生活。

小時候,我是全天候地被放在奶媽家,等我媽「有空」時才來看我,有時候一個月才帶我回「家」一次,奶媽家的哥哥姐姐們都開玩笑說我可能是撿來的。奶媽家的氣氛是和樂而輕鬆的客家人,有著充滿愛與笑的家庭生活;而我自己的家,似乎總是有股壓抑住的情緒與黑暗內幕。回家後,我是適應不良,認知錯亂的問題兒童。小時候要離開奶媽家,總是像生離死別一樣,哭得肝腸寸斷,不願意到那個沒有笑容與愛,還兼被自己哥哥欺負的痛苦家庭。有時候我想,或許就是因為有這樣的落差,造成我在這個家總是覺得自己「不合時宜」。

在自己的家也生活了二、三十年了,我明白父母對我的愛與用心,這一點毋庸置疑。只是他們是情感內斂的人,且批評總是比讚美來得多,或許所謂「傳統」的父母就是這樣吧。我曾經以為自己已經習慣這樣的家庭生活,甚至以為自己也是不愛表達感情的人。可是男友的爸媽對我的照顧、與我的互動,都讓我想起當年在奶媽家的生活,再度感受這樣來自長輩親昵的愛,才讓我明白,其實我一直都嚮往這樣的家,羨慕人家有這樣的父母。

這樣說或許會傷爸媽的心,但是我在家並不開心,也不自在。如果當初我沒有被送到奶媽家度過我人生中的前三年,或許今天我不會對自己的家庭有這麼大的陌生感。我不知道當初為什麼我媽這麼忙,忙到把孩子丟在別人家、付了錢就算了事。工作再忙,難道連晚上把小孩接回家睡覺都做不到嗎?奶媽家就在學校旁邊,離我家五分鐘車程,下了班後要接孩子回家也是舉手之勞,如果生了小孩自己都不想照顧的話,何必生小孩呢?不要以為嬰兒就是吃跟睡,三年,三年就足夠讓我認定自己是奶媽家的一員。


回家心情鬱悶,又因與奶媽家人重聚,往事歷歷在目,藉此抒懷。

Tuesday 19 July 2011

Children

我母親深刻地記得一個我小時候發生的故事,她告訴過我很多次,帶著一種對我童言童語的驚奇。她說,有一回她帶我到我們習慣造訪的小兒科,我雖然是個小病人,卻安靜地環顧四週,看著混亂的候診間,因病痛而哭鬧的嬰兒、四處亂跑的小孩與手足無措的家長,然後皺著眉頭,十分認真地問她:「媽媽,我以後可不可以不要生小孩?」

我不知道當時的我,是把自己當作個小大人,而以不屑的態度看著那些哭鬧的小孩,或是已經隱約地體認到為人父母所應面對的麻煩與痛苦,因此想逃避這對許多人來說是人生必經的歷程。但是我不是一向對小孩抱持著敬而遠之的態度。我很小的時候就當了阿姨,兩三個小毛頭追著我纏著我,要我跟他們玩,他們唯我馬首是瞻,像是我的小跟班。和小孩玩一向難不倒我,而一般來說他們很容易就會喜歡我。我也曾經有過一段渴望有自己孩子的日子,看著公車上的嬰兒而突然熱淚盈眶。

然而我不知道的是,小孩會脫離可愛的年紀。接下來就是難以管教與不可理喻,然後就是青春期,開始把父母氣得吐血。而根據我母親的說法,直到今日,她仍然得為我們三個早已成人的孩子操心,令人疑惑到底如此耗費心神養育小孩是否值得。人們總是說:「等你做了父母就會了解,母性會自然產生。」然而那是種錯覺、是種迷魂劑,讓你滿心歡喜地擔下這「甜蜜的負擔」。如果已經知道那是種負擔,何苦冒險去追求它?要是它一點也不甜蜜呢?

當然這樣的擔憂看在許多為人父母的人眼中,或許是很傻的,是典型沒當過父母的人的想法,或許哪天我當了母親,回頭看看這篇文章,也會嘲笑我現在的幼稚與傻氣。這是這幾天的想法,也是我首次對想擁有自己小孩的想法感到遲疑。有時候感覺自己越活越回去了,年紀大了,考慮多了,但是思慮卻不一定明智,跟年輕時候比起來,只是徒增煩惱,卻沒有實質幫助。有太多時候,是自己的腦袋把自己給困住了,想得越多、越是綁手綁腳,到最後一事無成,還不如年輕時候的肆無忌憚呢。說到底,我其實也是個無知的孩子,只不過更憂慮、更不可愛了。

Saturday 2 April 2011

It's my life

明天是英國的母親節,現在想起我媽卻有種複雜的感覺。還好不是台灣的母親節,不然我會因為不知道該不該打電話回家而感到為難。我的爸媽算是很好的父母了,我要念書就全力支持我,再苦也要供我念完博士班。或許是因為如此,我總是希望能夠滿足他們的期望,我知道拿到博士學位會讓他們感到驕傲,如果以後可以在大學任教就更好了,我想他們會為此高興。我知道這是我的人生,可是我就是不由自主地想要實現爸媽對我的期望,對於一個近三十歲還要靠家裡資助才能完成學業的女兒,學位已經不是一個人的事了。畢業後找甚麼樣的工作才能不負博士學位的頭銜,才能不覺得大材小用、不覺得浪費了這些年的投資,都是我心中無止盡的憂慮。有時候我懶性大起,幻想著找份可以糊口、規律安定的工作過一生,可是一想起自己正在念博士班,就知道已經騎虎難下。

我的求學過程一直十分順遂,就算我打混得嚴重,我還是擠進了北一女、台大、LSE跟SOAS,在中研院雖然只是個小小的沒有前途的研究助理,放在CV裡也還可以唬人,因此父母對我有信心、有期望是正常的。雖然念博士班是我自己的決定,因為我有著從事自己研究的憧憬,但是其實多多少少,我也希望能夠使父母為我感到驕傲。近年來,我媽醉心佛法,常常吐露出人生無常、無須強求的態度,但是我卻仍能清楚地感覺到她仍然放不下世俗的價值觀。雖然她說她對我沒有甚麼太大期望,頂多就是拿到博士學位、找份可以接受的工作、結婚即可,但是何謂「可以接受的工作」?結婚對象應該要如何?我猜她心目中最完美的圖像,應該是我找份教職或研究工作,認識個有「社會地位」的男人(至少大學畢業、研究所為佳、有專業與經濟能力),然後結婚生小孩。

婚姻市場上,男男女女是這樣被秤斤論兩的,是嗎?學歷、家庭背景、社會地位都要能夠匹配,才能談感情。所以有僅限三師加入的婚友社,所有客觀條件都已經經過審核,才能避免門不當戶不對的窘狀。What’s love got to do with it? 她從來沒有對我的男朋友滿意過,從來沒有。有時候我想,或許我就等著她為我安排相親吧,至少男方已經先合了她的意。總是馬後砲,總是在背後議論。總是在分手後,才好似有先見之明地告訴我,她早就不看好。嫌人家長得不好看、頭開始禿了、嫌人不夠高、學歷不好、家庭背景不佳,可能有家族遺傳疾病。對哥哥的女朋友也都一樣,總是有毛病可以挑。她總是說外公對爸爸十分滿意,給他打了99分,因為爸爸學歷好、一表人材、身材高挑、有家族企業,只因為戴眼鏡所以扣一分。難道這些外在條件就保證了她的婚姻幸福美滿嗎?她自己清楚。當同事朋友間比較誰的孩子嫁得好時,有沒有人在乎表象之下,兩人相處的情況?我知道婚姻牽涉太多層面,但是難道愛情不是婚姻的基石,幸福生活不是婚姻所追求的目標?說我太天真吧,我仍然相信愛情。

當妳披頭問我:「他做什麼的?」「他什麼學歷?」「他多高?」當妳擠出一句:「這樣可以匹配嗎?」請妳想想,為什麼這些年來,我從不提及自己的感情生活。

Saturday 5 March 2011

年輕的時候常常哭,每次哭都覺得天要塌下來了;現在很少哭,但是每次哭都覺得自己很軟弱,很厭惡自己。 記得有一次在民族所辦公室躲起來崩潰大哭,是因為開會的便當晚到,害遠道而來的老師同學們等不下去而離開。我心裡明白是小事沒錯,事件本身不值得我這樣大哭,可是那是長期以來的壓力累積,才在這樣荒謬的小事上爆發。

年紀越大,越覺得自己不能被小事擊敗。而很多以前覺得是大事的,現在都成為小事了。失戀復原的速度越來越快,論文整章被否決也是摸摸鼻子就重寫,事實上這些都是小事,我的人生沒有大挫折。就是明白了自己已經擁有夠幸福了的人生,才會時時告訴自己不能放任自己軟弱下去,因為很多人過著更辛苦的生活卻不像我這樣抱怨或落淚。學著理性過生活,學著為自己負責,一個快三十歲還要靠爸媽資助才能生活的學生,其實心裡壓力很大。可是誰沒有壓力?誰沒有責任?長大的過程是痛苦的,而我不知道甚麼時候才算真正長大。是可以自己養活自己的時候嗎?還是受到挫折不需要打電話回家跟媽媽哭訴的時候?

Sunday 19 December 2010

Love Actually

聖誕節又即將來臨,這個基督教世界中最重要的節日,對我來說也只不過是另一個長假而已。今年英國比去年還冷,十一月就下了第一場雪,一直斷斷續續地下,昨天的那場大雪又將窗外的草地蓋上了一層綿密而又鬆軟的白色毯子,或許今年真的有機會有個眾所期望的White Christmas.

為了應景,我又重看了2003年的舊片Love Actually. 這種聖誕節應景片倒是跟香港的賀歲片有異曲同工之妙,找來的全是大牌,多的是實力派演員,不過難得的是劇情並沒有因此而變得零碎,反而很成功地說了個很好的故事。我也忘了最後一次看這部片是甚麼時候,感覺像是很久以前,因為這次重看,多出了許多從前沒有的心得。

或許是英文更進步了,但更多是因為住在英國久了,對這裡的文化、媒體都比從前熟悉太多,重看此片時,才能感受得到這些微妙的意涵。我一邊驚訝從前遺漏掉這麼多細節跟隱喻,一邊感歎要真正融入一個社會,語言絕對不是充要條件,要理解任何一個社會現象,有太多文化基礎、歷史背景是必須先具備的。舉個例子, 我很喜歡看stand-up comedy(這種形式的comedy亞洲似乎不太流行), 外國人常會發現每個英文字都懂,但就是不知道哪裡好笑,偏偏全場觀眾都笑得東倒西歪,這是我最強列地感受到自己是外國人的時候。在學校裡其實學不到甚麼英國文化,畢竟我們是「亞非學院」,我學的又是「人類學」,大家談的老是「異文化」、老是正式的語言,老實說這脫離社會現實太多了些。

幸運的是,我跟英國室友同住,有機會學習一般英國人的生活與文化。和他們同住,我觀察到了(也學會了些)滿口髒話、各種罵人的詞句(令人歎為觀止的豐富辭彙)、諷刺語法、與英國人的乾式幽默(dry humour). 這些或許聽起來不怎麼正面,但是其實從這些很粗俗的面向,你可以學到很多很「英國」的東西。英國人其實很糟糕,而他們從不介意被人發現,而且往往這些負面的人格可以被轉化成無傷大雅的笑話,很多東西在台灣社會講出來會引起眾怒,在英國卻是再平常不過的了。在台灣不可以公然戰南北?英格蘭人在電視上說蘇格蘭人都是酒鬼、格拉斯哥人都短命、威爾斯人都幹綿羊、愛爾蘭人只會吃馬鈴薯,康爾瓦人(Cornish) 都是無知的農夫,然後非英格蘭人認為英格蘭人都是自以為了不起的天龍人。這些都常常在笑話與喜劇裡被提到,反正大家都一樣爛、你看不起我,我還不屑理你咧,大家半斤八兩。

語言不等同文化之處可以從一個很好的例子看出來。儘管美國跟英國都說英文,但是文化差得實在是太多了。最近在youtube上看到一個英國的喜劇短片‘gap yah’, 但是下面的評價兩極,英國人大笑狂推,但是很多非英國人卻認為短片無聊、看不懂、甚至offensive. 其實很簡單,要理解這個短片,就要先對英國的階級制度有了解、還要對英式腔調、用語有一定認識,才能懂得影片的梗,才能從主角的腔調跟用語聽得出來,他影射的是哪一個社會階級。我有時候還是那個在眾人大笑時仍不知其所以然的局外人,但是我已經漸漸進入狀況。當我可以理解笑話裡的每一個梗、可以聽得懂格拉斯哥口音、利物浦口音時,我總是不禁感到一陣像是人類學家成功踏入田野地的興奮。

本來要說Love Actually的,竟然拉拉雜雜地扯了這麼多,就算是背景介紹吧。先從Hugh Grant談起吧,在本片裡他算小牌的了,演技也不怎麼樣,不過既然他扮演的是英國首相,就先談這個角色吧。Love Actually拍攝的年代是2003年,Tony Blair擔任英國首相的時代。Blair時常被批評說他跟美國總統(也就是小布希)很好,老是跟在小布希的屁股後面,連進軍伊拉克也都是以美國馬首是瞻。所以電影裡反應了這樣的社會現況,美國總統完全就是個自大的混蛋,想一手掌控英國的外交政策。不過在電影裡,導演與編劇完成了觀眾的夢想,讓英國首相硬起來,為了英國人民的主權跟美國總統正面槓上。想必當時看這部電影的英國民眾,也感覺電影說出了他們的心聲,暗自希望Blair真的有這個魄力吧。(要是馬英九有那個懶趴 (have the balls, 英文台語英雄所見略同)在公開場合說「你他媽的中共別想干涉台灣內政外交」,我也會坐飛機回台灣去投他一票)。

再來是Liam Neeson,拍此片時他太太Natasha Richardson還沒意外身亡,不過他在片中剛好飾演一位甫喪妻的鰥夫,重看此片、想起他太太在2009年過世,令人感到無限唏噓。在此片中,他還有相當濃厚的愛爾蘭口音,畢竟他本來就是愛爾蘭人,還演過Michael Collins。可惜近年來他都在好萊塢發展,也搬到紐約去住,他的愛爾蘭口音也一點一點地流失了。Love Actually實在太多可以說的,儘管影評不是太好,Rotten Tomatoes 給他63%, IMDB好一點給他7.8, 但是除去一些比較不必要的橋段,幾位大牌的橋段都頗有可看性的。聖誕假期,就是要有這樣一部溫馨、有趣、卻也令人傷感的好片相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