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day, 13 March 2009

你的朋友

如果我是語言學家,我或許會把檳城華語(或馬來西亞華語)歸類於某一種「曖昧」的語言。所謂「曖昧」(ambiguous),指的是這個語言不能光從字面上去探究其義,而必須配合當時的情境(context)才能完全理解人們所言為何。

我就拿一個例子來說吧,這是我來到檳城至今四個多月,才逐漸掌握到的一個用詞,這個用語叫做「你的朋友」。檳城友人習慣在提到任何我認識的人時,均用「你的朋友」來代稱。我對這個用詞的掌握能力,從一開始的反問「哪一個朋友?」,到現在的即刻理解,堪稱是有重大的進步。

而「你的朋友」其實並不一定真的是我的朋友,以下是本詞句的一些用法與解析:

一、「你的朋友來了!」:最常見的說法,這時不用詢問「誰?」,只要環顧四周即可得到答案,而答案可以是任何人(也可能不是人,詳情後解。)

二、「你的朋友今天又叫你起床啦?」:這裡指的是每天在我家樓下放五流音樂的殺千刀三輪車伕,他也是「我的朋友」。

三、「你的朋友沒有來找妳嗎?」:此句通常搭配曖昧的眼神跟語氣,指的是他們認為的我的拍拖對象。

四、「吃不完的話,打包回去給你的朋友吃。」:這裡的「我的朋友」,指的是那隻我走到哪裡都跟著的狗。

五、「你看你看!你的朋友在你旁邊!!」:搭配驚慌的語氣(通常是假裝的),指的是我最害怕的蟑螂。

以上是檳城華語「你的朋友」的學習心得,因為現在的我可以成功解讀出大部分的指涉對象,覺得很得意,故特地撰文慶祝。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